地面保護膜內江 地面保護膜內江哪里有賣
大家好,今天小編關注到一個比較有意思的話題,就是關于地面保護膜內江的問題,于是小編就整理了1個相關介紹地面保護膜內江的解答,讓我們一起看看吧。
艾草怎么吃?
艾姜煮蛋
艾葉15克、生姜20克、雞蛋3個、紅糖若干
將生姜切片,與洗凈的艾葉、雞蛋一同放進鍋里。加適量清水,先用文火把雞蛋煮熟。
然后,將雞蛋剝殼,放進鍋里原汁中煮10分鐘左右,再加進適量紅糖。
一碗熱乎乎的“艾姜煮蛋”就新鮮出爐。
艾草青團
糯米粉180g、粘米粉120g、澄粉75g、白糖90g、艾草粉15g、色拉油45ml、清水480ml
請注意,包的時候手上抹一點油,就不容易粘手。放青團的碟子上也抹一點油。
艾草又叫艾蒿、香艾、灸草,是一種具有特殊濃烈香氣的植物,我印象中最喜歡的品嘗艾草的方式好像是馬上就到了的清明節會吃的艾草粑粑(青團)。
艾草有很好的藥用價值,全草都有藥性,可以祛濕散寒、止咳平喘、消炎止血、抗過敏等等。現在這個時候也正是采摘艾草的好時節,小時候物質匱乏,每到這個時期艾草也就變成了餐桌上的一種時令調劑。下面介紹幾種常見的艾草食用的方式,都還挺家常的,有條件的話周末或者清明節休息就可以去郊外采一些,自己試試。
1、艾葉甜湯。這個很多年輕小伙子要學學了,不要再讓女朋友來大姨媽只能喝熱水了,備受嫌棄。做法:艾葉15克(大約20片),干姜10克,紅棗4到5枚,紅糖適量,一起同煮大約15分鐘后就可以了??梢跃徑馀悦總€月那幾天的煩躁和痛經癥狀。
2、艾草餃子。鮮嫩的艾草剁碎,可以和肉餡或者豆腐碎拌勻,加鹽、蠔油等調味做成餡料,就可以用來包餃子了,蒸煮都可以、艾草的奇特香味可以調節食欲,是不錯的生活調劑。
3、青團(艾草粑粑),其實跟做其他的糯米糕之類的很相似。取新鮮的艾草洗凈焯水,有料理機就直接打成艾草糊糊,沒有的話可以搗碎艾草或者只擠壓攥出艾草汁。糯米粉加適量的溫糖水和艾草糊(汁)混合,揉成一個面團。然后就像包有餡的年糕一樣,餡料可以選擇棗泥、肉松、堅果什么的都可以。包好之后放入燒開的蒸鍋15分鐘左右蒸熟就好了。
4、艾草雞蛋餅。艾草洗凈剁碎,瀝干多余水分之后拌入雞蛋液里面,怕不好成型可以調一點點面粉加進去,熱鍋下油煎熟就好了。
但是艾草雖然很清香,可是也不要集中一次吃太多,是藥三分毒嘛。艾草如果食用過量還是會導致消化系統和神經系統的一些中毒癥狀,所以每年這個時候嘗個鮮就好了,意猶未盡有時候是更美好的體驗。你們的家鄉有什么特別的食用艾草的方式嗎?歡迎一起交流?。?/p>
感謝閱讀,記得幫我點個關注和贊哦!
艾草怎么吃?
這個我比較有發言權,我店每年的清明時節,都大量收購艾草制作糍粑(青團),制作程序是先浸泡糯米。一般要用到七個大盆,把糯米粘米按7:3混合,沖洗一下放入盆里,加入清水浸泡至少三天,期間勤換水,然后磨米漿,機器的出口處套一個棉布袋盛漿,全部磨完后,扎緊袋口,用石塊壓實排水。再重新浸泡糯米粘米,循環使用。
民間認為,糯米浸泡時間越長越好,即用手一捏馬上變為米粉,這樣做出來的糯米粉才夠韌性,吃的時候彈牙。棉布袋子里的水分排出后,就得到了潔白的濕粉,取幾塊巴掌大的放入鍋里煮熟,然后混合在其他濕粉中搓揉至三光,這過程和揉面相似,沒有什么技術含量,全部是力氣活。
花開兩朵,各表一枝。
這邊廂搓揉濕粉,那邊加工艾草的也沒有閑著。先把混雜在艾草里面的雜草,樹枝,腐葉之類的雜質挑出,清洗干凈,然后放入高壓鍋煮5分鐘,這個時候艾草已經軟爛,應馬上倒入冰水冷卻,使其顏色保持碧綠,接著放在案板上用刀背捶打至糊狀,倒入濕粉中搓揉均勻待用。
同步制作,另外有專人把黑芝麻炒香,放入石臼里搗碎,花生米炸透,同樣搗碎,然后兩者裝盤,加入白糖拌勻,制成餡料。制作糍粑時先把糯米粉團搓揉成長條,揪出小劑子,在掌心搓圓,再轉圈捏成一個窩窩,放入適量餡料,捏緊開口,搓回圓形,這樣就包好一個糍粑啦。
下面是來自姜師傅的純手打回答
姜師傅來說說艾草怎么吃
說到艾草吃的做多的一樣就是在清明節前后吃到的青團,當然除了青團也有很多其他的做法,下面我就來簡單說一下吧.
首先是青團的做法,先將艾草洗凈后放入鍋中燙熟后取出攪拌成泥.
然后在艾草泥中加入糯米粉、糖、少量鹽攪拌均勻揉成面團,再將面團揪成一個一個的劑子,準備好豆沙餡(豆沙可以直接從超市里買成品豆沙加入少量面粉后搓成劑子),將艾草劑子壓成凹型把準備好的豆沙劑子放入其中再封口,一個美味的青團就完成了,青團底部墊上粽葉直接上鍋蒸20分鐘即可.
再來說一個簡單的艾草吃法,將艾草煮熟后濾水(一定要擠干水分)備用,鍋中放入底油加熱放入打好的雞蛋再把擠干水分的艾草放入其中一起炒,調味只用少量鹽即可出鍋一道簡單的艾草雞蛋就完成了.
在雞湯中放入艾草也是一道不錯的美味哦.
……謝謝朋友邀請!
"日暖桑麻光是潑,風來蒿艾氣如熏"這是蘇東坡寫艾草的詩,詩句渲染了艾草濃郁的芳香在和熙的春風中飄蕩的情狀。
中醫把艾草稱為"百草之王",艾草又名醫草、炙草、蒿艾、香艾,狼草蒿子等,國內大部分地區均有生長,以李時珍故鄉(湖北蘄州)所產為佳,稱為蘄艾。艾葉性溫,味辛、苦,有溫經止血、散寒止痛、安胎,降濕殺蟲的功效。
民間使用艾草的歷史十分久遠,端午時,將艾草插在大門兩側,以驅除蚊蟲;冬天用干艾葉沖熱水泡腳以祛寒濕;夏天用干艾葉來做枕頭芯,以安神助眠; 最常見的是艾炙……清明前后,春意盎然。正是艾葉新生、鮮嫩的時季,將艾葉拿來食用正當其時,下面介紹幾種簡單、方便、有營養的艾葉吃法。
一,黑芝麻甜艾餅
這個黑芝麻甜艾餅做起來方便、快捷,吃起來軟糯香甜,是不錯的早餐食品。
1,鮮艾葉洗凈切碎、加糖,然后放入攪拌機,加清水適量,加幾滴堿水,攪成漿狀;2,艾葉漿倒出,加入面粉及適量植物油充分拌勻至可慢慢流動的面糊狀備用;
3,將面糊靜置5分鐘后加入黑芝麻;
4,熱鍋下油,(不用太多 趟滿鍋底周沿即可)用勺子舀面糊置鍋內攤平;
看了上面的回答,大家似乎漏了其中最主要的一個步驟,就是煮艾草的時候,一定要加小蘇打,煮幾分鐘后再用清水漂洗干凈,然后剁碎,擠干凈水,才能拌糯米粉。這樣做出來的青團才沒有苦味。
到此,以上就是小編對于地面保護膜內江的問題就介紹到這了,希望介紹關于地面保護膜內江的1點解答對大家有用。